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天罚之巅》免费试读_念今朝》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兰陵奇梦之丹青记》免费试读_竹桥客。
第一章 得家信巡按生愁绪 赴姑苏“老板”觅陈仓
太仓,东濒长江,南临沪上,西连昆山,北接常熟,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在太仓隆福寺西面有片大宅子,房屋鳞次栉比、白墙灰瓦、飞檐翘角、绿树参差,唤作“离薋园”。此处是当地一王姓望族祖宅,其远祖可追溯到出身魏晋名门“琅邪王氏”的东晋丞相王导。王导与从兄王敦、琅玡王司马睿,曾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传至北宋,其后裔王缙任右司谏,成为直言敢谏的名臣。王缙六世孙王梦声在元代初年曾任昆山州学正,定居太仓,其后代发展成衣冠诗书望族——太仓王氏家族。
此刻,离薋园内最主要的建筑弇山堂里,湖广巡按王忬正坐在堂上闷闷不乐。他四十来岁儿,中等身材,淡黄面皮,脸颊略瘦,蚕眉朗目,鼻直口方,须髯如墨,在太师椅上端然正坐,自有股轩昂之气。他没穿官服,身着一件湖青色祥云团花暗纹缎面直身,头戴黑色纱罗四方平定巾,足蹬皂靴。
他手中拿着的书信是长子世贞从京城通过民信局寄来的,原本寄到在武昌的任所,因他回太仓省亲,幕僚汤勤见信封上有“急递”字样,怕耽误要事,便尾追着给他送了过来。
王忬有世贞、世懋两个儿子,长子世贞二十一岁,今年刚中进士,正在刑部观政。他在家信中除了问候,主要向王忬通报一个消息:家中珍藏的两幅稀世名画已被“那位公子”风闻到线索,恐怕很快便要向王家“索借”,请王忬早谋对策。
所谓“那位公子”是京城中一位势焰熏天、说一不二的人物,家财富可敌国,对古董珍玩贪得无厌,什么好东西只要被他探知,必要纳入囊中为快。
令王忬郁闷的是,家族上下对这两幅画的存在始终三缄其口,这风声究竟是如何走漏的呢?他只能叹惧“那位公子”手下爪牙的无孔不入。
说起王忬家藏的两幅名画,各有一番来历。一幅是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乃是王家世交、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辞世前赠与王家先人的,已在王家流传四百多年。另一幅更为有名,即便说是“画中魁首”亦不为过。此画到王家前已流传四百零三年、经过十一人之手。嘉靖七年,有古董商向年方二十一岁的王忬提供了此画待售的消息,并撮合他与卖主相识。王忬此时已婚配并生下世贞,尚在家中攻读,准备参加乡试。他多次从已故的父亲、官至南京兵部侍郎的王倬口中听到过此画大名,深知父亲以不能一睹这幅名画风采为终生憾事。为实现父亲愿望,王忬隐姓埋名,花重金购得这幅名作。
可如今“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那位公子”闻知这两幅画的踪迹,岂能不来巧取豪夺?王忬不敢得罪“那位公子”,又舍不得将稀世珍宝拱手让人,为此苦恼不堪。
此时,丫鬟端来两盏茶水,放在王忬和下垂手坐着的汤勤面前,转身离去。
汤勤一手端起茶盏,另一只手翘曲着小拇指将盏盖儿揭开,轻轻啜饮一小口,有滋有味儿地品鉴着:“……嗯,好茶,好茶呀!敢问王大人,此茶可是当地的特产哪?”
王忬心中老大不快,暗想此人实在是没有个眼力劲儿,自己如此烦恼,他却来扯什么茶了水的闲篇儿!但碍于面子,还是回答了一句:“非也,太仓本地并不产茶,此茶产自姑苏洞庭山,叫做‘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
“好个‘吓煞人香’,名副其实啊!真是沁入肺腑,口舌留香,比我们杭州那边的‘龙井’也一点儿都不差嘞!”汤勤极口赞道。
“……哎,王大人,”汤勤话锋一转说道:“提起姑苏,不知大人可否听说过一个人?”
“哪一个人?”王忬问道。
“此人姓黄名彪号震泉,有长洲第一临摹高手之称。”汤勤道。
长洲、姑苏、平江,都是苏州的别称。
王忬摇摇头:“倒是不曾认识此人。”
汤勤微笑道:“如今正是春暖花开时节,不如在下陪大人去姑苏一游,顺便寻访一下此人如何?”
“寻访此人?——”话说到这里,王忬心中突然若电光火石闪过,不禁抬高声音问道:“嗷,文彦,你的意思是说——”
汤勤立刻打断他:“王大人,文彦什么也没说过,大人什么也没听到过——此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汤勤这番话令王忬茅塞顿开,一下子从心眼儿里感激起他这位幕僚来。
这汤勤字文彦,杭州人氏,八九岁时随家移居长州,做生员时居住在因果巷因果庵,因眷恋一妓女,被革去学籍,落拓无着,又在浙江被牵连进一件大案,身陷囹圄。王忬巡查到杭州,查问此案时见汤勤博学多才,能说会道,在案中又是从犯,罪责不大,便有意为他开脱,判了个无罪释放。汤勤出狱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王忬便留他在衙门里当差。
汤勤长得有几分“女像”,面庞俏削,白皙光润,大眼睛、双眼皮儿,眼角儿来不来总含着三分笑意;鼻梁挺直,唇红齿皓,解颐处时不时双颊会漾出酒窝儿来。这副长相,不似潘安也像三分,难比子都亦类五成,难怪是个风流种子。但正所谓人无完人,王忬收留他,不过是用其所长,抑其所短罢了。
当下王忬问道:“如此说来,想必文彦与此人相识喽?”
汤勤摇摇头:“我也不认识黄彪,不过,我认识一个叫王子让的长洲人,此人父亲与文壁文征明是至交,而文征明与黄彪是挚友。”
“呕,”王忬听罢思索片刻,手在桌案上轻轻一拍道:“也好,自六年前进京赶考,后又巡按湖广,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去过姑苏了,今番就去走它一遭。收拾收拾,我们明日便乘船前往!”
“一舸姑苏风雨疾,
吴笺满载红犹湿。
色润朝花光触日,
人未识,
街南小阮应先得。
青入柳条初著色,
溪梅已露春消息。
拟作新词酬帝力,
轻落笔,
黄秦去後无强敌。”
江南春色在苏杭,苏杭佳景数姑苏。陈师道这首《渔家傲》道尽了姑苏春景的婀娜妩媚。
太仓临近太湖,河网密布,得水运之便,嘉靖、万历年间,江南承平日久,世风奢靡,士大夫多以驾书画船悠游纵乐为风尚,长江、太湖间的水路上一时画舫穿梭、高士如云,作为世家望族的王忬家中自然也制备了一艘书画船。
此船为平底儿,长可三丈,宽约丈余,船上有朱栏碧幄,明棂短帆,可供六人在其上生活。船舱中分隔出书房、卧室,分别放置桌椅、床榻,主人可携带笔墨纸砚、书籍卷轴,在旅途中读书、作诗、写字、画画,其乐也陶陶。
次日,王忬等人从夏家宅上船,一路沿东娄江西行,过太仓州府衙所在地城厢镇,至昆山县玉山镇入西娄江,见日已偏西,便泊岸歇息。转天续航,过凌家潭后江面宽阔,河汊纵横。再行几十里水面复又收窄,不久便进入金鸡湖。只见湖面烟波浩淼,不见边际。此湖上承太湖,下泄吴淞江,周边与阳澄湖、独墅湖、沙湖相连,是姑苏著名渔场,盛产鲢、鳙、鳊、鲫、青虾、河蚌等水产品。当下王忬便下令在湖滨过夜。
随行除汤勤外还有王善等四名家仆,操持行船、炊饮、盥洗等一应事务;船上带有渔网、钓具,随时捕钓江中新鲜鱼鳖虾蟹;除船上自带粮果菜蔬外,还可泊靠村镇,采购时鲜货品,故而王忬、汤勤等在船上仍能吃到清蒸鮰鱼、脍残鱼、双凤爊鸡、炒螺丝、太师饼、清炒枸杞头、荠菜馄饨等太仓风味儿的美味佳肴。酒后茶余,凭栏举目,只见水平江阔,波澜不惊,渔舟穿梭,桅帆相望;两岸平畴沃野,绿树婆娑,好一幅“江南渔耕图”。
日长无事,闲谈中汤勤便向王忬讲起王子让败家的往事来。
“……嗨,‘忠厚持家久,诗书继世长。’这话真是一点也不错的!”汤勤颇为感慨地说道:“那王子让家原来也像您王老板家一样富有,如果能有你们那样的家风,谨慎持家,恬淡自守,又怎么会把万贯家财一夜荡尽了呢?!”
为保密起见,行前王忬给自己和汤勤确定了古董商行老板和帐房先生的身份,自上船起便以此相称。
“那么,这王子让是如何把家产败光了的呢?”王忬慢慢喝了口茶,饶有兴致地问道。
“嗯嗯,”汤勤嗽嗽嗓子,摆出个怀抱琵琶的姿势,用苏州弹词开篇的腔调清唱道:“天下富庶数江南,弹词一曲说不完。多少胜败兴亡事,渔樵闲话成笑谈。”
他唱得声腔圆润、味道醇厚,王忬不禁击掌赞道:“好啊,汤先生果然多才多艺,佩服、佩服!”
当下,汤勤不慌不忙,讲出一段陈年往事来。欲知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章 遭冤陷仕途萌退意 购荒郊归隐筑私巢
且说这王子让祖上也是苏州东郊吴县一个宦门之家,其父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幼时聪颖敏悟,咏诗作对出口成章,是闻名十里八乡的神童。明孝宗弘治六年,献臣被举荐入京应试,经会试三场,登癸丑科毛登榜进士第。初授行人司行人,由于精明能干,擢升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职不高,但其职责是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又叫“巡方御史”,俗称“八府巡按”,统归都察院管理,共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他们一般不理庶务,专代皇帝行使监察权,能“以小监大”、“以卑督尊”,“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权力极大。故从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巡按御史十分严格,是由都察院预选出两人面见皇帝,由皇帝钦点一名,并在履职时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
巡按御史官小权大的特点使其往往成为重金收买对象,为防止御史贪贿,另有一套班子来监督都察院,这便是六科给事中,而且规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王献臣履职时秉公办事、恪尽职守,他在巡察大同边境后上疏,请予惩办在外敌入侵时闭营避寇及丧师败绩的边将,同时请求蠲除大同、延绥等地因旱灾、战祸拖欠的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均得到皇上采纳。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斜”,但若触犯了奸佞小人,这“影子斜”就真成了大问题。弘治十七年,献臣在奉命巡察京都东安门北东厂时得罪太监,被罗织了“令部卒导从游山”、“擅自委任军政官员”等罪名,皇上下诏将他入狱,杖击三十,贬谪为岭南上杭县丞。
但冤屈并未完结,不久他又被卷入另一起冤案中。
这是他蒙冤前经手的一桩案子:在有“山海关外第一卫”之称的东北前屯卫,有个如北宋杨家将一般的杨姓世袭军户,他们从宣德年间奉调戍守辽东,到弘治十五年已历经三代、近八十年,其间抵御外虏,屡建战功。一日,第三代前屯卫指挥杨茂收到请帖,去参加辽东都指挥佥事张天祥的庆功宴,却在席间从其手下一名醉酒军官口中得知,张天祥为获取军功,竟滥杀无辜、冒名顶替。出于义愤,杨茂和儿子杨钦以匿名文书方式举报张天祥,而收到这份文书的便是王献臣。但献臣未及处理便为东厂太监所陷,按说与此案并无干系。可此案最终以杨氏父子“诬告”做成冤案后,献臣仍受连累,被再贬为广东驿丞,官秩从正七品跌到了未入流。
这驿丞一干就是两年,每日掌管驿站中仪杖、车马、迎送,伺候往来舟车夫马,操持廪糗庖馔等琐事。
正德元年,朝廷对获罪旧臣予以重核,王献臣得以平反,起用为浙江永嘉知县。但从天子钦差到荒岭驿卒的巨大反差已使他对仕途心如灰槁,意欲早返姑苏,退隐林泉。
既欲归隐,献臣便萌生了一个愈演愈烈的心愿:回乡后能有个怡然自得的隐居之所。如何方能如愿?他想到了当时士大夫中颇为流行的方法——祈梦。恰巧永嘉地处浙南,离祈梦胜地福建仙游九鲤湖不算太远,当即将县衙中事务料理妥当,便带了个仆从,微服前往。
这祈梦之事听来玄幻,其实不过是为了却一种心愿、满足一种情绪。远的不说,即如本朝便有唐伯虎的先例在。
江南才子唐伯虎满腹经纶却屡试不中,便到九鲤湖祈梦。哪知,他梦见自己挑着担墨锭四处游荡,醒后沮丧之极。道长听他说梦后问道:“客官可谙书画之道?”
“略知一二。”唐寅答道。
道长令道童取来笔墨纸砚,在八仙桌上铺展开,说道:“请客官随意书写一番,贫道便可为客官解梦了。”
伯虎抬头,见屋外巨石嶙峋、松柏葱茏,便取笔刷刷点点画了幅画儿,又在画旁提了首四言绝句:“遶屋先谋二顷田,野怀端为蓄胎仙。九霄晴碧不飞去,一地懒云相对眠。”
道长一看大惊失色,忙离座深施一礼道:“客官乃旷古奇才,日后必以笔墨书画名扬天下,垂古千秋。——这一担子墨锭恐怕还不够客官用的嘞!”
后来伯虎果然成为书画大师,他特意在苏州桃花庵旁建了座梦墨亭,以纪念此事。
既然有此典故,王献臣的祈梦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虽然浙江、福建相邻,但永嘉与仙游亦有千里之隔。献臣一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受了不少旅途劳顿之苦,方才到达九鲤湖。
九鲤湖位于福建仙游县钟山镇,据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济世,丹成跨鲤升仙,因而得名。此地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誉。徐霞客游此后,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献臣游湖、赏石、观瀑、探洞,一路游玩着来到祈梦之所——何氏九仙祠。只见观宇靠山面湖,弥陀石、古梅洞分居左右。殿宇红瓦灰墙,观额“显应惠灵”,为南宋孝宗赵昚所赐。宫殿西面有居舍、外有玉皇阁。
献臣入内,见祠堂中祀奉着何氏九真,其父母位列於后,侧旁有范氏,人称范侯,峨冠朱衣,面色殷黝。据说此君是何家女婿,擢第后官居尚书。求梦者必先焚牒通意,叩请范侯转达来意,才能得到九仙眷顾。
话休絮烦,当晚献臣依照祈梦程序在九仙祠中歇息一宿,醒来依稀记得做了一梦,梦中一老者引他来到一处荒废寺院,到处断垣残壁、草丘小径、水洼芦荻,周边清静而空旷。献臣觉得这荒败去处离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不免有些失落。但这只是寻个住处,毕竟不如求取功名、卜医问药那般紧要,故也没请道士解梦,便动身返回了。
正德四年,王献臣辞官回到姑苏。原本士大夫耻于从商,但因知道营造苑囿花费巨大,且已绝意仕途,他放下身价投入商界。转年,暴雨、海啸、飓风连袭长洲,经济萧条,献臣趁机以低价盘下姑苏最繁华的观前街上一家布店,经营松江梭布、绸缎等。由于得法,布店很快成为观前街上数一数二的大店,有资本千余金。
一日,献臣因事路过城东,忽被一处所在吸引住了。这里是城外娄门与齐门之间一块地域,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来水充沛,但房舍、庙宇都破败不堪,无人居住。献臣在此四处察看,越看越觉得景况与当年在九仙祠中的梦境如出一辙。他按捺住激动,开始设法了解相关情况。
原来,此地最早为三国时东吴郁林郡太守陆绩宅第,陆绩清廉有政声,从太守任上期满返乡时未带回任何财礼,只有一块重达两吨的黄色卵形压舱石,置于家宅庭院中,称“郁林石”。唐代诗人陆龟蒙乃陆绩后裔,将此石移至苏州玄妙观。明弘治九年,监察御史樊祉到苏州视察,听说此石来历大为感动,把它移置苏州府察院场,建亭立碑,并题刻“廉石”二字于上。
东晋时,此地为南朝高士戴顒居处。戴颙精于音乐、雕塑,并以孝行著称。他因父亲去世悲伤过度,长期抱病。由于隐居桐庐太偏僻,难以养病,便一路寻访到姑苏,在陆绩故居旁建起一座园子,与当时的“辟疆园”齐名。戴颙在此著书、谱曲,颇多建树。
唐代中期,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住过戴顒故园,此园已分为中园、西园两块,中间有道分界云墙、一座假山,山上有六角亭,名“宜两亭”。白居易与诗人元宗简结邻而居,园中有棵大柳树探出围墙,为两家共享。白居易赋诗日:“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与此前后,在陆绩老宅里居住的便是陆龟蒙,他屡次进士不第,在此过着隐居耕读生活,其诗友皮日休在诗中描写道:
“一方萧洒地,
之子独深居。
绕屋亲栽竹,
堆床手写书。
高风翔砌鸟,
暴雨失池鱼。
暗识归山计,
村边买鹿车。”
时间一晃到了北宋年间,陆宅主人换作山阴丞胡稷言,他见此地有五棵抱腰粗的柳树,听说是陆龟蒙所植,便筑起一座“五柳堂”。到他儿子手上,此居依杜甫“宅舍如荒村”诗意,更名为“如村”。
元代大德年间佛教重兴,在“如村”旁空地兴建起了大弘寺及东斋。元末,大弘寺及东斋为张士诚女婿潘元绍占居,徐达、常遇春攻破苏州,寺庙也在兵燹中成为废墟。正德二年九月的一天,一场地震在凌晨三点发生,造成重大伤亡,此地所剩房舍也被夷为平地。
众多名流在此居住过,若能添列其中岂不是一段佳话?献臣十分中意,便出资将大弘寺旧址买下。有了地方,更关键的是要请一位造园高手进行设计。献臣思忖多时,忽然想到一个不二人选。欲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编后语:关于《《兰陵奇梦之丹青记》免费试读_竹桥客》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异空间双重精神》免费试读_凌岚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