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十字——晓夜一剑》免费试读_北方一阵风》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青城遗恨》免费试读_笑剑书狂。
第一章:大理国风花雪月
大理国天定二年十月十五日,当夜风轻云淡。圆月照耀下的大理国都羊苴咩城(今大理),万家灯火,繁花似锦,一派祥和安宁。
在洱海之上,有数艘大船行于水上。各船皆鼓乐齐鸣,歌舞升平。尤其中央一艘宝船,雕栏玉砌,灯火通明,极尽奢华。甲板之上王侯满座,贵胄罗列,来客不是达官显贵,便是王子王孙,人人座前都放一株盆栽茶花,越丹、玉茗、都胜、鹤顶红等茶花不一而足,皆是名品。最为独特的,是船上高台御座前的一株十里奇香树,花大如莲,奇香扑鼻,香味胜过桂花。乃是从上关移植而来。最奇的是它结的果实黑而坚硬,用作朝珠,故又称为“朝珠花”。
此时,水上明月中天,与水面月光交相辉映,波光粼粼好不美观。此刻宴饮正酣,居中高台上坐的,身着皇袍的正是大理国王段兴智。此时距他登基已有两年,皇位稳固,内外无事。正逢茶花初开,十五月圆,便在洱海上大宴群臣,观月赏花,与众臣同乐。朝中一品大员与王侯宗室都与皇帝同乘宝船,其他文武官员则在其他几艘大船之上宴饮。宝船之上,王侯宗室皆就坐于皇帝左侧,文武大臣则就坐于右侧,皆一人一桌一侍女。距离皇帝最近的两桌却有不同,左手十里奇香树下坐的是天龙寺天放禅师,浓眉朗目,身形魁梧,身旁侍立两个僧人。右手一株越丹旁就坐的是点苍派掌门朱鹤云,白眉长须,仙风道骨,身旁侍立两个道童。因两派都是出家之人,所以其他桌上皆有酒肉,唯有这两桌上是清茶素饼。
酒过三巡,群臣依例向皇帝敬酒行礼,先是王侯亲族。首位敬酒之人是平南王段实,乃皇上之弟。起身持酒说道:“臣弟敬陛下,愿皇兄春秋鼎盛,我大理国运兴隆,请”
段兴智平日最爱这个王弟,颇为倚重。起身举杯笑道:“王弟,平日助朕署理朝政辛苦,今日必得尽兴,不醉不归”说完两人皆一饮而尽。余下王族纷纷过来敬酒,段兴智则点到即止。王族一一敬酒之后,依礼便是众大臣祝酒。此时,中国公、大理相国高泰祥,起身缓步走到王座台下。他蟒袍玉带,珠玉满身,贵不可言。细看之下,已然须发斑白,年已半百。只见他举杯向皇帝祝酒道:“老臣高祥,祝陛下福寿安康,江山永固”
段兴智急忙走下宝座高台,握着高相国的手说道:“中国公礼重了,相国两朝重臣。辅佐朕治理大理,尽心竭力,劳苦功高。高氏又累世有恩与我段氏,又有姻亲之好,早已如骨肉至亲,不必拘泥礼法。应当是朕敬高相国才对,来,相国,请”说罢君臣皆满饮。在座众臣见皇帝如此礼待相国,甚至高于王族,尽皆称赞,喝彩不已。不远处端坐的的平南王,看后一脸不平,独饮闷酒。
原来大理国多年来军政大权都被高氏把持,群臣也大多归附与高氏。大理国内大军也多为高氏宗族统领,可以不经朝堂议论直接调兵,无论内外大事皆经由高氏掌管,形同皇帝,国人称为“高国主”。但高氏之所以不敢取段氏而代之,一是因为国内民心归于段氏:上治元年高氏祖先高升泰曾废段氏自立为帝,一年多后迫于国内反声鼎沸,不得已又还政与段氏,立段正淳为大理皇帝。二是:段氏在国都有数万兵马由王族统领,并不受高氏管辖,非得王命不能调动,颇为高氏忌惮。段兴智登基之后对高氏也不敢怠慢,礼遇有加,国内大小事务也都由高氏决断,皇帝虽然有名无实,他倒是乐得清闲自在。
相国之后,群臣一一祝酒完毕。段兴智起身走到天放禅师近前,合十行礼说道:“禅师劳苦,不知船上茶点合禅师口味么,侍从照顾可还周到?”
天放禅师起身还礼,声若洪钟,呵呵笑道:“多谢陛下款待,茶点甚是可口,左右皆有侍奉,十分周到。能与陛下同宴,贫僧倍感荣幸。”
段兴智接着说道:“天觉方丈近来身体安好么”
“有劳陛下挂心,方丈师兄一切安好。近来寺内俗务交由弟子觉相打理,专心精研本门至高武学,日益精进。”
段兴智颇为惊奇:“哦?莫非是先祖宪宗宣仁帝的绝学?”
天放禅师答道:“正是,此绝学失传已久,师兄将数位师祖口授心传的法门合在一起,苦心钻研方才领悟一二”
段兴智大喜:“如此甚好啊,如若此神功重现,则我大理段氏必能重振声望,独尊武林,甚好,甚好。。。”大喜之后,转念又问道:“不知……天智禅师,近来身体可好,饮食如何?”
天放禅师答道:“天智师兄精研佛法,少有走动,近来饮食溅少。但精神矍铄,身体无恙,请陛下放心,贫僧定当多加照顾。”
段兴智点头,命人取过一大锦盒“有劳禅师费心,这是朕命宫人缝制的锦襕袈裟和棉袍,天气渐凉,请转交天智禅师作秋冬替换的衣物”,天放点头称是,命弟子收下。段兴智又命人取茶过来,举杯说道:“愿天龙寺助我大理佛法昌盛,佛祖保佑我大理国泰民安”
天放禅师也举杯祝道:“愿我佛保佑陛下身体安康,福泽绵长”
段兴智致意禅师安坐,转身走到不远处点苍派处,与掌门朱鹤云行礼致意。
“朱真人身体一向可好,今日宴饮可要尽兴”
朱鹤云起身施礼:“多谢陛下挂念,贫道近年潜心修道,身轻体健。也时常为陛下祈福”
段兴智笑道:“有劳真仙费心,贵派点苍弟子为我大理守卫疆土、护卫宫禁,劳苦功高。有赖于真人教导有方啊”
朱鹤云手捋长须说道:“陛下言重了,我点苍派多蒙皇室恩典,自当为国家君上尽心尽力,这也是是大理子民的本分”说完看了一眼四周,又对段兴智说:“陛下,贫道见这宴会上多是绫罗燕舞,缺了些阳刚之气,不如让我点苍派弟子舞剑助兴如何?”
段兴智听完大为欢喜:“如此甚好,甚好,朕一向仰慕贵派剑法,点苍神剑为我大理一绝,能亲眼见到点苍舞剑,此次宴会增色不少,真人请了”。旁边内官忙令左右将船中央杂物移开,腾出大片空地。御前侍卫统领许云弄听到后取下自己佩剑,递向点苍弟子。
朱掌门对身旁第五弟子傅三阳说道:“三阳,你去为陛下献一套我点苍的飞雪剑法。你大师兄身为御前侍卫统领在陛下身旁看着,可不要当众出丑,辱没了点苍名声”
傅三阳向掌门行礼道:“弟子领命,师父放心”
说完接过大师兄的佩剑,对皇帝及一众百官行礼说道:“陛下,弟子献丑了”
话毕持剑起舞,先一亮剑起手式“苍山有雪”:剑从背后撩起到身前,手腕转动握剑圆扫而后持剑向天,单足独立。众人喝彩。后又使出“飞雪走石”、“狂风雪舞”、“风雪回旋”等等,只见剑法轻灵飘逸,有如狂风暴雪,凌厉非常。一时歌舞声住,满座称奇,赞叹不已。其他几艘船的人也催船靠近,簇拥着倚栏观看。
苍山飞雪剑法仿苍山十九峰总共一十九招,剑法轻、灵、迅、急,招式凌厉,十分精妙。
傅三阳已经使到第十九招“暴雪漫山”:他足尖点地,运内力使周身向上快速旋转,手腕内收带剑随身飞旋,宝剑破空之声不绝,腾空跃起三丈有余。单手持剑向天,人剑一线,背后有繁星明月煞是好看,众人皆惊呼喝彩。只见傅三阳又将宝剑向下一挥转头向下身体倒立,剑在身前。身体边飞速旋转边向下落,手腕同时旋转挥剑,剑声不绝,有无数剑影笼罩在他下方。船上众人都看得呆了,此招如若是与人对敌,那敌方在剑下避无可避必败无疑,纷纷目不转睛,屏息凝神观看。终于,傅三阳持剑落地,宝剑触到船板划破红毯后木屑横飞,他将宝剑插入船板定住,后又手腕一翻,借力又腾起丈余,船板被他剑力划出四五步的裂缝。只见他腾起之后背手握剑背在身后,飘然落地。朱掌门捋了下长须,微笑点头。船上众人呆立片刻后掌声雷动,喝彩不止。傅三阳来到皇帝座前施礼说道:“舞剑已毕,陛下见谅,小人刚才不慎毁坏宝船,请陛下责罚。”
段兴智刚从惊奇中缓过神来,听他说完哈哈大笑道:“此等小事不必放在心上。这位道长剑法如此精妙,不亚于你师兄许统领。必定是点苍派之翘楚。不知如何称呼”
傅三阳回道:“陛下过奖,小人朱真人门下第五弟子傅三阳”
段兴智转头面向朱掌门道:“朱真人,点苍派果然卧虎藏龙,英才辈出。朕想赏赐这位傅三阳道长官职,不知真人意下如何”
朱掌门微笑回道:“陛下谬赞了,我门下弟子不才,能为陛下效力是我点苍之幸”
段兴智点头,对傅三阳说道:“傅道长,你武艺精湛,剑法绝伦,朕封你为都城护卫军统领,为朕守卫都城。”
傅三阳叩头谢恩,将剑交还师兄后继续侍立朱掌门背后。朱掌门则面露喜色,他大弟子护卫宫廷,二弟子、三弟子守卫边疆,如今五弟子也获官职护卫都城,一门之盛仅次于天龙寺。众宗族、官员纷纷向点苍派道贺。
不久,内官将傅三阳毁坏的船板稍作修葺重铺红毯,歌舞又起。段兴智此刻意兴未尽,取酒纵步登上船头。看着远处苍山,山头有点点白雪,在月光照耀下影影绰绰,山上天龙寺晚钟钟声隐隐传来。天上月明星稀、月光如水,洱水无波、水上月光闪烁色与天连,回望船上花卉繁盛,舞美酒香。他举杯向天,但见月入杯中,不觉心满意足。转身对众人说道:“我大理国有风花雪月四绝,皆乃世间至美。当此良辰美景,朕很是高兴。但愿与众卿年年如今日,岁岁似今朝”说完饮尽杯中酒,不觉已醉。群臣称贺,也都满饮而尽。众人酒兴甚浓,不知不觉已至子夜。礼官见已到深夜,皇帝已然酩酊大醉,便登台宣旨:“今日宴饮已毕,陛下回宫!”内廷侍卫统领,点苍派大弟子许云弄带禁军护卫左右,命船工开船靠岸。宴会已散,内官扶段智兴下船,众臣也依次下船。仪仗已待命多时,待皇帝上得玉辇,众臣皆行礼拜辞,不多时平南王也告辞回府。其他几艘大船也纷纷靠岸,群臣下船。众人恭送御驾回鸾后各自回府。
第二章:蒙古军战马嘶鸣
百官向高相国行礼各自散去,相国则约几位高氏宗族到相府叙话,一行人正要动身,忽然有匹快马从远处街上赶来,一路呼喊“高相国、高相国留步”直冲到众人近前。几个府兵冲上前拦住马匹,来人也赶紧勒紧缰绳,那马两个前足抬起近乎直立,把来人摔下马来,之后马直喘粗气倒地不起。众府兵一拥而上把他擒住。来人大喊:“放开我,高相国,我是建昌府守军,我有边关急报,有边关急报”。有未曾散去的官员看到出事,也渐渐围拢过来。高泰祥命人把来人带到近前,来人神色慌张,叩头谢罪说道:“见过高相国,小人是建昌守兵,演习大人高顺命小人日夜兼程务必将军情送到相国手上,小人快马加鞭一天一夜到了相府,府上人说相国今日与陛下在洱水之上宴饮,军情紧急,小人只好到岸边等候。方才远远见相国下船,一时情急斗胆冲撞尊驾,请相国恕罪”。会川、统矢府(今姚安)演习高通盘问后确是建昌府军兵,急忙命取来奏报递与相国。高泰祥看过后脸色大变,面色沉重。将奏报交给几位高氏宗族,众人看过后也都大惊失色。奏报上说:蒙古亲王忽必烈亲率大军,突然杀到建昌,攻打城池,围城甚紧。目前不知敌军兵力实数,约有三四万,建昌守军不足三千,支撑不久,请相国速发援兵解围。
高通说道:“相国,蒙古与大理有万里之遥,而且大理北有大宋阻隔、西北有吐蕃为屏障,就算蒙古来犯,也必先攻打两国,我国也必定得到消息有所防备。此次蒙古军突然杀到,来势汹汹,此前又未曾有任何军情奏报,莫非大宋、吐蕃有大变?”
旁边一官员说道:“相国,边关既然有军情,应当明日朝堂议论对敌之策,待议论妥当后发兵御敌”。其他几个官员也纷纷要明日早朝廷议。
高相国这时面沉似水,对府兵冷冷发话:“将来人带回相府,仔细问清军情。”又对刚才议论的几个官员说道:“此人奏报的军情本相要盘问清楚,尔等不得妄加议论,更不准散播出去,倘若走漏消息,全部撤职查办!”
几个官员听后惊慌不已,连忙俯身行礼:“谨遵相国之命,我等不敢妄议,不敢,不敢”
高相国又对一众高氏宗族说道:“凡都城二品以上武将者,皆到相府议事,传令其他都城武将,速速到相府商谈军情,不得延误”
众宗族皆应声遵命,各自派人去传讯其他武将。高相国命人把报信军士带回府中安顿,一行人火速启程回了相府。回府之后,相府大堂霎时灯火通明,高相国将几个宗族武将带到大堂议事。不久,其他武将也陆续赶来。
高相国命人把报信兵士带到大堂问话,来人一路休息饮食之后,已不再慌张。
高相国手指着兵士说:“军情重大,你需如实回话不得隐瞒,不可回错”兵士连连称是。
高相国又问道:“敌军约有多少,谁人领军,你们可曾有过交战?”
兵士跪着回道:“回相国,敌军兵马约有三万,实数确实不知。前日已经有过交战,演习高顺大人亲自带兵两千迎敌,被敌军斩杀千人大败而回,演习大人命坚守不出,然后派小人火速回国都报信。据我军打探得知,领军之人是蒙古亲王忽必烈,攻城之军是宗王抄合、也只烈部。”
高相国又问道:“敌军战备如何,用何等战法?”
兵士回:“他们进攻时使强弓硬弩,射程极远。对阵时中军不动,用骑兵两翼冲锋,箭矢如雨,我军抵挡不过”。高相国又问了几个问题便让兵士退下,与众高氏宗族商议对策。
先对高通说道:“高通,你刚才所想有道理,蒙古与我大理相隔遥远,如若要出兵,沿途数千里,途经大宋、吐蕃。大宋与我邦交深厚,乃唇齿之国,必然会通报敌情,与我合力退敌。此番蒙古大军突然出现攻我城池,必然是从吐蕃借道。吐蕃自六年前与蒙古凉州会盟,平息干戈之后,早已有归附之意,如今想必是已经归降蒙古。如此一来,我大理西北已然是门户大开。”众人听完后发出一阵惊诧之声。
高通回道:“相国说得是,如今蒙古军围攻建昌,据报信之人所言前日蒙古军开始攻城。建昌守军不足三千,只怕此时已然城破。建昌之后,必走会川,经统矢进兵大理,这是进军大理必经之路,这两地之兵皆由末将管辖。会川咽喉之地,不容有失,末将请命即刻赶回会川”
高相国沉吟片刻,说道:“会川、统矢皆是要地,你领本部兵马守会川,我再调精兵两万,一万归你统领守会川,一万由你父高政隆统领,守统矢,互为应援。高通你新袭爵不久,年级尚轻,凡事要多和你父亲商议。务必谨慎迎战,不可轻敌。”说完,将兵符递于高通。
高通取了兵符回道:“请相国放心,末将定当死守会川,令蒙古鞑子不得前进半步”
高泰祥又说道:“我修书一封,命谋统城守卫统领褚白云随你去守会川,他是点苍派高徒,武艺高强,可以保你万全”,说完对谋统府演习高长明说道:“长明对此无异议吧”,高长明答道:“不敢,谨遵相国调遣”。
高通行礼说道:“多谢相国”说完领命而去,高泰祥看着他的背影略有安心,高通天资聪慧,兵法纯熟,是高氏中难得的人才。然后环顾在座高氏宗族,见威楚府演习高长寿、罗次演习高升在座,便对他们说:“长寿、高升,你们威楚府、罗次两部紧邻统矢,我各调兵五千给你们,如若蒙古军进攻统矢也可以作为援军。军情紧急,你们领兵即刻便回属地调集本部兵马布防”
“是,末将这就动身”高长寿、高升也受兵符领命而出。
高相国略松了一口气,这时座中腾越府演习高救说道:“相国,蒙古如果从会川进军,如此布防应当足以应敌,倘若蒙古从西北进军,我大理西北守军太少,怕会被敌军趁虚而入,也应当加强防范”
高泰祥摇了摇头说道:“不然,大理西北皆是崇山峻岭,蒙古人善用骑兵,若从西北攻来,骑兵则无处施展。九年前九禾之战,蒙古军损失惨重。所以蒙古断然不会从西北进军的。”
忽然又想起一事,用手摸着额头说道:“你如此一说我倒想起一事,如今布防还不够万全,还有一处险要之地,倘若蒙古从此进兵,高通他们将束手无策”
高救急忙问道:“哪里还有疏漏”
高泰祥说:“是金沙江一线,蒙古军如若攻下了建昌,按常理定然会从会川进军攻击统矢,但是如果蒙古军兵行险着,从建昌沿金沙江沿岸向西进军,则可以直抵谋统府(今鹤庆),进而直奔大理都城而来。路虽难行,却有奇效”
在座的其余高氏族人也都吃了一惊,高相国连忙对谋统府演习高长明、善巨郡演习高俊吩咐道:“长明、高俊,你们速速回属地点齐兵马,少部分留下布防,其余由长明领军去守会川金沙江沿岸。我明日禀明陛下后调都城附近守军前去汇合,共同迎敌。”又对腾越府演习高救说道:“高救,你速回属地,将兵马调往都城御敌”,高救等三人应声领命。高相国对其他人说道:“其他人都各回属地布防,大敌当前,务必同仇敌忾,保住大理”
在座高氏族人都应声领命,各自回府。高相国此刻心下稍安,蒙古进军之路都已有应对,应当没有什么疏漏,饮了一口茶,又坐了一会儿,便歇息去了。
然而,此刻的建昌城却并未歇息。蒙古宗王抄合、也只烈正趁着夜色对建昌守军发起猛攻,一时战马嘶鸣,矢石如雨,火炮齐发,建昌城危在旦夕。
前日蒙古大军攻来时,先派使者来劝降。被建昌演习高顺命人乱棍打出,然后派两千建昌守军出战迎敌,不料被蒙古军击溃,阵亡千人,大败而回。此后便坚守不出,派兵求援。蒙古军见建昌守军不再出战,他们也失去耐心,决定在夜晚突袭。建昌守军多年未经战乱,守备松弛。此时,敌军深夜来袭,大半士兵睡梦刚醒准备不足,城上士兵被箭矢所伤很多,士兵来不及补充导致守城兵力不足。城下蒙古兵趁机已经架梯登城、准备冲车攻门。敌人强攻上城墙时,守军抵挡不住。蒙古军从城上杀到城下,打开城门。不到一个时辰,城门已经被攻破,城上也被蒙军占领。三万蒙古军一拥而入,对城内守军大肆砍杀。高顺命建昌守军与敌肉搏,展开巷战,且战且退。无奈兵力悬殊,抵抗不到两个时辰,建昌城大半已被蒙古军攻占,高顺见大势已去,援军又迟迟不到,只得带领几百残兵杀出重围,向会川方向败退。抄合、也只烈不久骑马进入府衙,建昌城陷落。
编后语:关于《《青城遗恨》免费试读_笑剑书狂》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恶意的轮回》——不存世记录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小鹿湾阅读 惠尔仕健康伙伴 阿淘券 南湖人大 铛铛赚 惠加油卡 oppo通 萤石互联 588qp棋牌官网版 兔牙棋牌3最新版 领跑娱乐棋牌官方版 A6娱乐 唯一棋牌官方版 679棋牌 588qp棋牌旧版本 燕晋麻将 蓝月娱乐棋牌官方版 889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2933 虎牙棋牌官网版 太阳棋牌旧版 291娱乐棋牌官网版 济南震东棋牌最新版 盛世棋牌娱乐棋牌 虎牙棋牌手机版 889棋牌4.0版本 88棋牌最新官网版 88棋牌2021最新版 291娱乐棋牌最新版 济南震东棋牌 济南震东棋牌正版官方版 济南震东棋牌旧版本 291娱乐棋牌官方版 口袋棋牌8399 口袋棋牌2020官网版 迷鹿棋牌老版本 东晓小学教师端 大悦盆底 CN酵素网 雀雀计步器 好工网劳务版 AR指南针 布朗新风系统 乐百家工具 moru相机 走考网校 天天省钱喵 体育指导员 易工店铺 影文艺 语音文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