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号角》: 那年、那月、那天

发表时间:2019-01-13 07:19:16 作者:高家坏小子 来源:qidian.com 浏览: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关于《《月寒宫外传之东玄传奇》——虚月寒情》相关知识。本篇中小编将再为您讲解标题《一声号角》: 那年、那月、那天。

第一章 那年、那月、那天

那年的夏天来的特别早,知了那有些刺耳的叫声让李幼安更加得烦燥不安。

这一天,1981年5月16日,他的妻子王敏正在医院的产房内待产,他们将要出生的孩子。

屋外37度的热风将两个人的心吹得不知有多乱。

妻子属于早产,这样闷热的天热下去可怎么得了!这时隔壁的病房里,王小平同样为妻子的待产而心神不宁。

王小平是普普实实的农民,妻子李妮也同样是普通老百姓。

这对过着贫苦日子的夫妻,却难得人们对他们夫妻感情的羡慕。

本来生活上并不宽松的他们,现在又要面临着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

妻子的育产,对王小平和李妮来说是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情,可想一想炒菜都找不到油的王小平,却怎么也让自己高兴不起来。

但这是和妻子爱的结晶啊!咬咬牙,再苦再难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月亮升起的时候,望着窗外的夜色,产房里传出了婴儿的第一声哭啼声。

此时,李幼安的孩子已经出生有一会的时间了。

李幼安看着刚刚出生的儿子还在迷迷糊糊的睡着,自己和妻子已经两夜没有合眼了。

王小平抹了抹妻子李妮额头上的汗水,从医生的脸上回应着他是男孩的笑容,真是兴奋地连观世音菩萨都想请出来拜拜。

看着门外丈夫去李幼安那里一会了怎么还不回来呢?正想着王小平带着李又安走了进来,怀里还抱着一个毛巾被裹着的东西。

“他嫂子,快看看王敏给我生的大胖小子。”李幼安高兴地说着,上床前挪了一步。

“快来,再抱近一些,让我好好地瞧瞧。”李妮还没说完就咳嗽不止。

“您别动,你和王敏刚生完孩子,身子还虚呢?你看像我还像王敏。”李又安找了一个合适躺在病床上的李妮看清孩子脸面的角度说着,眼睛观察着躺在李妮身边儿子的一举一动。

“王哥,您好福气啊,瞧这孩子面相多好,长大后肯定是个做官的,而且还是个大官呢?”李幼安又转头向站在身后的王小平打趣地说。

“希望托小弟的吉言,孩子长大后能做个大官,到时候我得让儿子好好谢谢您。叫您一声干爹。”王小平的话逗得屋内的人一阵大笑。

旁边的一位护士忍不住这喜庆的气氛,岔上了一句。“既然你们的宝宝都出生了,那为什么不现在给起个名字呢?”

“对呀,应该给起个名字。”一位盘着卷发的年轻医生说得很坚定。

“对,应该起个名字。”屋内的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响应,每一个人都说出了自己心目中最有意义的姓名。

“常山。”

“铁蛋。”

“三牛。”

“二蛋。”

“王虎。”

“李飞。”

“富贵。”

“长青。。。”

大家都说着自己心里想的名字,起两个名字也有。

但最终的定论,该起怎样的名字,两位初为人父的爸爸还是很有主意的,看着儿子肩头上一个像山峰的胎记,李幼安终于有了答案。

“想好了,儿了出生在和平年代,他肩头的胎记好似喜马拉呀山的峰顶,我看就叫他李国锋吧!‘锋’有比‘峰’念起来顺嘴一些,所以取‘峰’为锋就叫李国锋。小平你的儿子一副好面像,如果以后要真得坐了大官,可要为百姓着想,做利国兴民的好事,依我看,就叫王利兴如何?”

李幼安刚讲完,王小平就上前拉住李幼安的手,激动地说:“好名字,好名字,妙妙,实在是妙,利国兴民,为官者王,利兴,好,就叫王利兴。”王小平说完,同时又在每一个人的眼神中得到了肯定。

“李国锋,王利兴,的确是很有内涵的好名字。不但希望若干年以后,王利兴能为官为民,也希望李国锋像他肩上背得那块山峰胎记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到至高点。”年长的医生代表大家向他们祝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别样的笑容。李家长子--已经满两个月的李国锋还在妈妈王敏的怀里,吸着甘甜的**。李幼安突然从屋外跑了进来。

“马琳生了,就是村头最西户的那家,你上医院待产的那天,是她丈夫李东送你去的,你忘了,想想。”李幼安将同村又有一个新生儿的好消息引导着告诉妻子。

“噢,我想起来了,就是一次吃七个大包子的李大包子啊!男孩女孩?”王敏对李东的外号倒记得很清楚,差一点想不起丈夫说的那个送她去医院的李东是谁。经过李幼安的开导,王敏这才恍然大悟。

“男孩,是个男孩。我去镇上买面粉的时候,听高志强说的。高志强还说,他妻子今年年末也要有喜,大概是在十一、十二月份左右吧!还想要两个,最好是双胞胎。也难怪,谁让人家端着铁饭碗吃饭。我要有志强那条件,别说两个,四个,六个甚至更多我都敢要。你没见他美的样子,真有点得意忘形。”李幼安说完又蹲在了地上。

“哎,还没说完呢!我听志强说完李东家生了孩子,我知道了也不能不去啊!我就去了,全村人都知道我给咱儿子还有小平家孩子起了好听的名字,李东和马琳也不放过我,非得让我给他们的孩子也起个名。我不能做事偏心眼,就硬着头皮给李家小孩起了一个名,你猜叫什么?”李幼安停顿了一下,深深吸了一口水烟,神秘地扫了妻子一眼。

“叫什么?”王敏读不懂丈夫怪异的眼神,不解地问。

“我给起了一个叫李正锋的名。”

“李正锋。”王敏读出了名字,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之处啊!那丈夫的神色怎么神神秘秘的。在她还在费力地去思考时,李幼安说出了其中的答案。

“你想啊,他家姓李,咱们家也姓李,不能让他们家的儿子以后比我们家的孩子强,我就在名字上做了手脚。你再想想,都姓李,看不出什么贵贱之分,再看看后面两个字,最主要是后面的两个字,国锋,正锋,你读两遍国锋,正锋,对,读,就这个节奏,有什么感觉没。”李幼安问妻子读完的感觉,心里莫名美滋滋的。

“什么感觉,没什么感觉啊?”王敏被丈夫搞弄得乱了思绪,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可怜样。

“瞎说,怎么能没有感觉呢?你不觉得读咱们儿子的名字有一种满足感吗?读正锋两字好像缺点什么吗?”李幼安边说边做着动作。

“缺啥,缺个李字呗,李正锋才完整,正锋,可不是缺点什么吗?你跟没说一样。”王敏没在意的搭理着心里根本读不懂李幼安在想些什么。

“你怎么脑袋发闷呢?也不缺氧啊?你怎么就转不过这弯呢?我在说得简单通俗一些,什么文化。国锋,正锋,也就是说咱家孩子是国宝级的,国家保护动物,括号,高级保护动物。正锋,你听听,你听听,简直就是一个平民,平淡如水。人要分三、六、九等的话。他最多也就排到3,4都够不上,根本就不可能到6和9。六、九都是这个。”李幼安说话急得用不上词,就坚起了大拇指表示孩子的宝贵。

“喂,我看你脑子才发闷,缺氧,转不过弯呢!那又在别人名字上做手脚,抬高自己孩子形象的!亏李大包子请你给他家孩子起名,要是人家知道你不安好心,非揍你个大花巴掌脸开花不可。李大包子是村里有名的恶人。你能惹得起吗?你真是吃了豹子胆了。我看你是撞树了,不知人家对你有恩哪!怎么跟你这么一个败家老爷们,真是倒八辈子的霉了。”王敏每次跟李幼安生气,都是因为丈夫那张不讨人欢心的破嘴。

对于李幼安真能在名字上做手脚来判断孩子的高低长短吗?就连他自己也不想信,他自己也想管住这张惹事生非的乌鸦嘴,可每次一遇到开心的事情,一切的一切都抛在了脑后。

幸好李幼安是一个敢于承认和面对错误的人,而且每次在妻子生气时,又能在最快时间内哄妻子开心。要不然王敏受得气可大了。

因为高志强身在县城的客车队上班,也是村里有事需要急用车时必要找的人。

这不,马琳的儿子生下刚不到一周的时间,小镇上开店铺的焦家有喜要待产,无耐只好麻烦高志强借单位车忙一趟。

这一天,1981年7月8日,高志强借单位的橄榄绿破吉普,以每小时大油门吐黑烟60公里不到的速度向焦家店铺前摇晃着。

“小心,小心,慢一点抬,往左来点,用力推,好,好,可以了。有道(村里第一辆有摩托车的人),在后面可扶好你妻子了,这破车有点像大花轿,坐稳,我们这就走。”志强安排完,车子起步前高志强向有道嘱咐着,因为志强清楚产妇是最怕摇的。

他尽量让车子慢一些,可是王萍那让人撕心的呻吟声,怎么也让踩着油门的脚轻不起来。

车子在经过大街小道后,县城里唯一的一家三层小楼的医院门牌,隐隐的出现在志强的眼前,志强又不放心的向后看了一眼,车子驶进了医院。

阳光通过窗户洒向所有的人的脸上的时候,那刻终于有了答案。

“是男孩,您是孩子的父亲吧,恭喜你。”一位医生从产房出来跟最靠门的志强说着。

“不对,我是孩子的叔叔,你认错人了。他爸是我身后那位。来,有道,王萍给你生个儿子,怎么还站那么老远,好像我是孩子爹似的。让人家医生笑话。”志强的话带着对有道的责备,眼神里带着对有道迟缓不前的不满。”

“你怎么了?”志强又问。

“没怎么,我知所以站这么远是因为是个儿子,我都有四个儿子了,想生个闺女,怎么又是儿子,这老天爷跟我过不去咋的。这王萍诚心跟我作对,死娘们,喝什么粥了,喝的直生男孩,我这是得罪哪位上天老神仙了,我这命咋这么苦呢!”焦有道拍着大裤叉子露出的毛呼呼的大腿,顺着墙蹲在了地上,嘴上还对妻子王萍不停的叨咕着。

站在一边的医生看不惯的,用眼睛白了一眼这个农民大老粗,转过身嘴里骂着‘土老帽’径直消失在了走廊的尽头。因为是没有按焦有道的心,生了儿子,原打算等王萍恢复一段日子的焦有道,当天晚上就缠着高志强把妻子又拉回了家。

镇上的人无不为焦家又降生一男孩而高兴,而只有焦有道一人怨天忧人的闷闷不乐。

有人要在有道面前关心刚生下的孩子,免不了要遭有道一通无理痛骂。

李幼安自然是不敢冒然来给这个刚出生不满24小时就遭到父亲痛恨的婴儿给前来起名。

怨气总有消除的那一天,坐在坑头上抽着香烟,焦有道好像在想着什么。突然用烟袋杆推了一下已经睡着的妻子。

“唉,还生我气呢?别生气了,男孩就男孩,男孩多,说明我们家人气旺。女孩以后还可以再要吗?”焦有道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终于脑袋转过了弯,向王萍认了错。

“要,要,要,你就知道要。生几个你才能满足?吃大锅饭还嫌人家给的脸色少啊。以后要万一再生个男孩,我非得被你逼得跳下黄河不可。要生,你找别人生去。”王萍吐出一肚子的瞒怨,心里却已经原谅了焦有道。

“对了,孩子他爸,这孩子总得有个名吧,不能就这么整天‘狗旦’‘猫旦’的瞎叫吧!”王萍看了眼身旁的睡熟的儿子,心疼地对丈夫说。

“也是啊,哪叫什么呢?!”焦有道想到皱眉时被烟呛得咳嗽了几声。

“有了,你看人家李幼安家的儿子,叫什么李国锋。李东家的儿字--李正锋,都跟‘锋’有关,说明什么呢?说明‘锋’有它的潜在价值。抗美援朝打败日本鬼子,你看那

些红军卫兵不都是冲锋献阵,才最终获取胜利的吗?最终成为抗战英雄。冲锋献阵,冲锋有‘锋’字。我现在是明白了,原来李幼安和李东给儿子的名带‘锋’字,原来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当英雄啊!嘿,嘿嘿,没想到我这一字不识的老农民还能悟出些道理来,既然他们有心让儿子做英雄,我们还谦虚什么?给姓后面加个‘锋’不就完了吗?焦锋,更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多到位的名字,嘿,嘿嘿。”老焦说到有成就感时,就是一阵特有的赵本山笑。

“可是老赵,焦家的家谱到儿子这一辈都有个‘西’字。老大西民,老二西良,老三西国,老四西铜,到了老五这‘西’字就被风吹跑了?你就不怕老爷子怪罪你,你就不怕跪地受家罚。”王萍提醒着焦有道。

“对呀!我说怎么少点什么呢?原来家谱里的‘西’字辈让我忘了加进去了,差点又要受咱家老祖宗的皮鞭子。倒也不防事,把‘西’字添加进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李国锋,李正锋,焦西锋,这是太极张三丰再世啊!好,就这么定了,焦西锋。明天一早我起身在桥头挂一串鞭炮,为咱家儿子起的名走走运,我要让全镇的人都知道,咱家孩子有名字啦!往后我看谁还敢再叫什么‘狗旦’‘猫旦’的,不存在了,让它遇风而散,遇水而流,遇火而溶,遇土而葬,彻底消失。让那些狗日的,想看咱家热闹的统统鞋垫子。我还要明天在街道两旁挂满大红灯笼。让儿子的名字家喻户晓,荣光耀祖。”

焦有道的话刚讲完,王萍便含泪扑到了丈夫的怀里。“老头子啊,你可算可以接受这个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了。”心里虽说这么想着,可还是担心丈夫的多愁善变。第二天,天还没亮,月亮还挂在半空时,焦有道就安排店铺的伙计将写满焦西锋的大红灯笼便挂满了街头。

等月亮下山,太阳升起时,鞭炮的响声将小镇的人们又一次从梦中惊醒。且不会听到抱怨的声音,因为这是小镇上有了喜事。还在从小镇的最西边赶来看焦家为还没过百天的儿子起的名字,灯笼就挂满小镇的大街小巷。

韩国志和程方年走到半路,就听到各自的妻子为他们生下儿子的好消息。两人接到消息后,分头跑了回家去。

1981年8月16日,韩国志的家人及周围的邻居都赶了过来,大家围着坑头站了一圈,等待着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有的指手划脚,有的说三道四,有的默默无语,有的沧桑神秘,什么样的表情都有,围着一屋子。

韩国志骑着家里的哪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77年生产的直式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不情愿的赶回家。

“你这个不会掐时间生孩子的女人,说是明天太阳落西山时你才生,怎么提前了一天。看什么看,没见过两口子吵架呀?没见过人家媳妇生孩子啊?都滚,都给我滚回去。要看去上镇上看去,我可没那么多钱摆阔气。放挂鞭也就不差什么了,还美得在镇上挂满了大红灯笼。知道的说是焦家生了个大胖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狗日的聚二奶呢!有点臭钱不知道姓什名谁。你等着,早晚让你那五个带把的儿子把你吃成乞丐,等着吧!”国志一边放自行车一边张口大骂。

因为韩家和焦家在本来就不大的小镇上开同样的店铺,大店吃小店,焦家生意一直盖过韩家生意占上风。稍有些风吹草动,国志就找茬大骂一通。围在身边的人,自然躲不过韩国志的臭脾气。程方年则好脾气的对妻子嘘寒问暖,看着刚出生的儿子,又看了看家人,表面上平静如湖水,心里却美的冒着泡。

“娟子,你辛苦了,早知道你今天到日子,我就不出门了,我人刚刚在外面,心却无时无刻的不想着你呀!我担心哪,万一你要生可怎么办!没想到就一会的功夫,担心就成为了现实。还好你和孩子都很顺利,万一有点闪失,我可怎么向老人交待。我可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哪。只要你们母子平安就好,真是谢天谢地。等明我上市场买只鸡给你炖上吃,咱就来实惠的。焦家又在镇上扯羊蛋,生个儿子弄得小镇上花里胡哨,又是放挂炮,又是挂灯笼。就差没把儿子抱出来游街了。儿子啊,咱就来实惠的,等爹我炖好了鲜鸡汤让你娘补好身子,用最有营养的**把你肥肥胖胖的,等我儿子长大后,好记得爹和你娘。”程方年一边安慰安慰妻子,一边又和刚出生的儿子自言自语。

“你可别臭美了,好歹我给你生个儿子,这要万一生个丫头,你才不现在这个样子呢?你用着我的时候把我当个宝似的,用不着时你理都不理我,你呀,我可是没招没招。我在你心中啊,就好比用时太阳从西边升起,无用时太阳从东边升起。你妈一个眼神就把你吓得尿裤子,你瞧瞧人家,你再看看你,那有个爷们样,以后在你妈面前,你就不能挺起腰板子吗?你是做贼了怎么的,见到那个老不死的太太你就慌里慌张,鬼鬼祟祟。以前我是不敢张嘴大声说,现在我给你们程家生了儿子你还敢不让我说出来,好透透闷在心里多年的气。这回你妈再来,我要再看你往你妈兜里塞钱,晚上你就别进被窝,自己卷被子睡院子里去。”刘娟每次想起丈夫见到老太太那副没用的德性,就气不打一处来。

说来也怪,说曹操曹操就到,好歹老太太没有听到儿媳刚才说的话,要不然程方年指定是又要在两个人中间受气了。

“方年,方年,在家没,我在家就是想孙子,所以专程过来看看。去,把孙子给我从屋抱出来,你顺便告诉你媳妇,让她好好给我服侍孙子,要让我看见孙子瘦了,我拿你没完。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瞧瞧人家,你再看看你自己,找个媳妇往你头上拉屎拉尿,真是个窜囊废。你还傻站在这里干什么?去把孙子给我抱来。”程方年一听完母亲的话,干紧搭拉个脑袋去照办,谁知又被妻子一顿瞒怨。

“我刚刚给你讲的话你就又忘了,你先把孩子给你妈抱出去,等你妈走了,我在跟你好好算帐。没用!”刘娟气的直咬牙,但又不好在婆婆面前无礼,直好一个人坐在坑头生着闷气。

“妈,您看这孩子像我还是像……嘿嘿,像小娟。”程方年很小心的拍着老太太的马屁。还不等儿子把话说完,就被老太太一句话怼了回去。

“我们程家人,难道还姓刘姓不成?刘家有什么好的,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来上门看我孙子的,都是一家狼心狗肺。你瞧瞧你那没长开的媳妇,要长的像她,这我孙子长大了还能找到媳妇吗?这是我们程家门风好,该得个孙子。当年她要嫁给西村头的那个杀猪的,能生出儿子吗?生儿子也没**,没**。”老太太一提到儿媳妇刘娟,就是一通不满。

声音传到了屋内,刘娟已经哭成了泪人,程方年看在眼里也只好乖乖作罢,在他心里,要是有一点和老太太的争理都变成了对老人的不孝,这样他不但失去了做为男人的尊严,传出去会被小镇上的人指着骂脊梁骨的。

没有办法的程方年只好给老娘倍着笑脸,心里却早已经乱成了麻。

“我孙子叫什么呀?”老太太问站在一边的程方年

。“妈,还没有给起名呢?我这不是跟小娟商量,等孩子他舅来了,再给起个名字。孩子他舅有文化,县城人,有点文化,我这不是想给您孙子起个吉利的名字吗?将来能让孩子有出息。”程方年向老太太解释没有给孩子起名的原因。

“孩子他舅,县城人,有文化?有什么文化,天天提个包挨家挨户收电费,这也叫有文化?那给孩子起名不都跟电有关系?什么电视机、电喇叭、电灯炮的,你说那个好听啊?”老太太见儿子向着娘家小舅子,又是一通不满意。摆着臭脸怒看着不争气的儿子。

“这不还没定下来吗?再说,咱家也没有文化人,我更是起不了名字。不找孩子他舅,外人谁给上这个心?”程方年一肚子的委屈。

“我今来就是为我孙子起名的事来的。我就知道你这个败家玩意干啥啥不行。不过老太太我有心计。听说国志家的儿子起了名字,我就去了。你别说,这国志平时脾气不好,一个十足的大老粗。可为了给儿子起名的事,一宿一宿睡不着觉,又是翻家谱,又是查字典的,还挺像回事,笔在纸上写了一百多个名,全家人猜拳,猜中了那个名,就叫哪个名。后来小姑子猜中的那个名叫‘晓斌’,赢家说话,就叫韩晓斌。”

“韩晓斌?”

“对,你先别打岔,听我把话讲完的,这不,我听完国志妈讲给我听后,我也找国志给在纸上写了几个名,拿回来挑,相中那相就叫那个。你等等,在我兜里呢!看,找到了,这就是。”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从衣兜里掏出了那张写满名字的纸张,然后递到了儿子程方年的手里。

“程狮子、程豹子、程老虎、程大象、程建平、程建国、程草原、程沙漠、程黄河、程长江、程长城……。我说妈呀!这可也太新鲜了,这国志还真有想象力,怎么不是跟动物过不去,就是跟环境过不去。可是看出来他在家愿意养猫养狗的。他儿子怎么不叫狮子、豹子的。什么人吗?这分明是欺负咱没文化吗?”程方年看到这些一个比一个怪异的名字,真是哭笑不得。

“你懂什么,这狮子、豹子、在大草原不都是大英雄吗?只有它们欺负别人的分,没有别人欺负他们的份。国志也是一片好心,不就是想着孩子长大后不被人欺负吗!可--可这名听起来怪害怕的,程狮子,人家不知道还以为咱家养头大狮子呢!不行,不行,看别的。哎,这个怎么样?‘建国’。”老太太指着给儿子说。

“不行,不行,我爹叫王国,孙子怎么能叫建国,和我爸名字有相同的字呢?不如叫这个,既好记又好听。”程方年指着‘建国’前面‘建平’的字说着。

“建平!建平就建平吧!要是他爷爷还在,一定能给我孙子起个好名字,还用跑到人家国志家看人脸色。”老太太说着说着就想起了因肺病去逝的丈夫,眼睛一圈圈见红。“好了,我孙子的名字也起好了,我这老太太也该回去了,省得有人老是在惦记着,怕我吃你家的的粮食。我实话告诉你,就是你出来跪在地求我吃,我也不惜的吃,我要是想吃,拦不住我老太太。我告诉你,孙子要给我养得白白胖胖的,晒黑了饿瘦了,我要不在小镇上召集几个彪形大汉扁你一顿,从此以后我就喊你做娘。快去,把孩子抱进屋去孩子哭着要喝奶,还傻愣着干什么啊!没用的东西。”老太太骂着将孩子交到了儿子的手里,转过身向门外走去。刚要准备舒口气的程方年见老娘突然停下脚步,心又猛的揪一下。

“啥事老娘?”程方年轻声细语,生怕大声惹来老太太不高兴。

“别忘了,把孙子给我养的白白胖胖,过两天我再来看孙子。我孙子有名字啦……。”终于看到老娘出村口的程方年,这才深深地舒了一口长气。还没等老娘的教训在耳朵里完全释放,屋内又传来让程方年闹心的骂声。

“哎,我这命怎么这么苦呢?什么时候才是我的出头之日。”程方年抱着儿子在门外自言自语着,无耐之下,也只好硬着头皮去面对,希望妻子嘴上能留情吧!

第二章 那夜、那村头、那啼哭声

时间过的抓地的快,一晃功夫春去秋来。

冬纷雪花飘飘时,高志强每天起床都会搬着手指算一算妻子慧敏有喜的日子。

此时,小镇其余六家的婴儿最大的都已经断了吸食母亲的奶水了,最小的也差一天刚满100天了。

这一天,1981年11月15日,傍晚,夜深人静,屋外起风时,慧敏将儿子生在了自家的炕上。

志强将小镇东头诊所的接生婆请到自家门外,正要推门时,就听见了屋内婴儿哭啼的声音,接生婆用肯定的眼神告诉他,妻子慧敏已经生了。

志强带着激动的心情推开了自家的房门。

接生婆忙里忙外收拾着。

院子外小镇不远处不知谁家的狗在向全镇的人报着喜。

看着妻子疲倦又开心的脸庞,看着被褥子包裹的儿子被释放出来的开心,志强突然有一种难一言表的心情,又突然觉得心里莫名其妙的好堵好堵。

望着窗外三更的月亮,洗脸盆用藤杆帛打着“咣”,“咣”的响声从家跑向小镇,每次经过一家庭院外,志强都会用最响高的声音大喊道:“我生儿子啦,我媳妇给我生儿子啦,高家的,请乡亲们天亮去赏脸……”就这样,小镇被他传个遍。

狗叫声,道喜声,责骂声,还有从窗里向外泼洗脚水的声音,渗杂到了一块,耳朵里鸡犬不宁。

但多数村民半夜被吵醒听到消息还是祝福着他,整个小镇从那一刻变的热闹起来。天刚抬起眼皮时,高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听说都是昨晚高志强的功劳,老人小孩,青年妇女三三两两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等待着天亮太阳升起的时候,见到嘤嘤啼哭地高家小孩。

小镇两头的小桥上响起了清脆地挂炮声。

那是喜庆的声音,是所有的人见证鸡年小镇出生的新生儿的声音。

天亮太阳东升时,早早就挂鞭炮的志强,被每一个路过身边的人都祝福着,他也用无比自豪的笑容回应着,他没有说话,或许这爆竹声更能表达此时此心情吧!

爆竹声声,聚拢了众多的乡亲,大家都道贺着,有人是发自内心的,有人是浅于表面的,最值得可敬的是那些真诚的人,最让人气愤的人是那些即看热闹又说风凉话的人。志强怕碰到这些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人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于是从人堆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的跑回了家中。

“好家伙,这人这么多,没想到我高志强平时的乐于助人,换来了这么多人对高家的关心。平日里帮助左邻右舍算是没有白忙活。”志强想到这里,还是要让大家伙让一让,好进屋把儿子抱出来让大伙祝福。

“乡亲们,给行个方便,让一条道让我这粗老大爷们进去,我行如风,碰到谁,还请多包含,别跟我红脸,别红脸。”志强喜皮笑脸的说着已经从人堆里挤进了屋。

“哎呀,不行不行,这孩子刚出生才两天,那能这个姿势抱呢!应该这样抱才对,我说嫂子,你家正锋我侄出生你没抱过似的,还用的教你?你说李东我大哥那,怎么找了个你这样一个笨老娘们。”志强半开玩笑地说着,从马琳的手里接过孩子抱起做着示范。

“好啊!志强,到嫂子家嫂子就是花,嫂子到你家,就成笨娘们了,这变的也太快了吧!你们男人啊,没一个好东西。”马琳说完笑着看了看躺在炕头的慧敏,屋里围着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可不是咋的,男人要有一个是好东西,那太阳不得从西边出来。反正自打我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见过太阳从西边出来,你说那男人有好东西吗?”慧敏只有帮着不常来家串们的马琳说着话。

“高志强,你给我从屋里出来,你小子生了儿子就不认识同学啦。我看你怎么说明白,把我忘了吧!”志强的老同学张涛瞒怨着没有急时告诉他儿子出生的消息,愤愤不平的从人堆里往屋里挤着大喊着。

“哎呦,张哥,这风挺大啊!都吹到你们那里了,我那里好意思麻烦你,不是我不告诉你,我想着孩子过百天的时候一起通知。快进屋,艳啊,快给张哥倒点热水洗洗手,好暖和暖和。”志强指派着小姨子慧艳给张涛倒水。

“呦,这小脸长得挺迷人啊!”张涛不怀好意地盯着慧艳对志强说。

“去,你怎么老毛病还不改,这可是我小姨子,你要有什么坏主意往她身上打,可别怪小弟我翻脸不认人。”志强强颜欢笑地一本正经地警告着。

“开个玩笑,开个玩笑。打谁主意,也不能打高老弟你家人的主意,你瞧我这张嘴,该死,该死。”张涛见志强可不是开玩笑的主,立即找个理由为自己解脱责任。

“唉呀!让我看看我家小侄长什么样。这不是东子媳妇吗?你怎么在这里。”张涛揭开门帘正准备要去看志强刚出生的儿子,却意外的遇见了债主,真是怨家路窄啊!他没有让自己的脚跨进门去,他在等待着马琳的下一步反应。

“张涛,好你个欠债不还钱的主,我东找西寻的找你,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今天你可算送上门来了,你今天要不把在我丈夫李东那里借的20块钱交出来,你就休想走出这个院子。”马琳说完,放下手中抱着的婴儿,站起身来向张涛伸手抓来。

张涛见状撤腿就跑,马琳紧随其后。院子里的人见外镇的人欠了李东的钱,也都纷纷追铺,一窝蜂地跑了出去。

听见动静的志强,此时在厨房给张涛沏着茶水,出来后看到马琳追打着仓皇而逃的张涛,一头雾水看了看透过门帘坐起身子的慧敏,又喃喃的自语:“这狗日的是不是……。”志强歪歪的想着,端着茶杯走进屋,问妻子个明白。

“你瞧你交的朋友,什么好东西,欠人家李家20块钱都一年多时间了不还,这回让马琳抓个正着。这不吓得缺紫的脸见了要债人撤腿就跑,以后少跟这样的人来往。”慧敏抱着孩子在瞒怨着丈夫。

正想要问个明白的志强从妻子的瞒怨中得到了答案。

“这狗娘养的,小时候没钱就偷,长大了欠人家钱不还。妈的,要不是看在同学一场的份上,我非去削他个半死。看他以后还好好做人不了。”志强有些气急败坏的说着。“你这老同学点也太低了,出门就遇债主,人生一大悲哎啊!所谓怨家路窄。依我看,活该。”慧敏从同情变成了气话说着。

“行了,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他们的事咱们不惨呼。对了,以后这些日子就让艳子服侍你和孩子,爸有糖尿病长年卧床不起,妈还要照顾咱爸,只好委屈艳子了。等艳子往后要找了人家,咱们给买辆自行车做嫁装。虽说是亲小妹,也不能让白忙活,咱做人得讲良心,何况你们姐俩一奶同胞,等孩子百天就不用**顾了。我顺便在我们车队给物色个小伙,保准艳将来能满意。唉,你找时间问问艳想找个什么样的,别我到时好心办成驴肝肺,得一身的不是。”志强向慧敏说着悄悄话。

“我看艳眼光挺高,要不早和小镇上老牛家小儿子结婚了。她嫌弃人家个子矮,将来生个孩子也个子矮。艳十有八九想找个大高个。唉,对了,那村头老李家的老二长的丝丝文文,还挺有文化,听说在省里某高校上学呢?你去探探路打听打听,再说咱家艳长的可一点不懒啊!容花似玉,出水芙荣的,我就不信配不上老李家二儿子。艳可是咱看着长大的,她婚姻的事你做姐夫的可不能不管不问那。”慧敏说。

“行是行,可是人家老李家老二能看上咱家艳吗?”志强没有底气的说着,心里在想人家可是小镇上有名的高材生,而自己的小姨子连书是什么样都没见过,自然连说话都没了底气。

“你瞎了眼睛了,这艳长的多飘亮,你去上镇上去瞧瞧,有哪一个能比得上艳的。你不去,说明你把艳的事没放在心上,你说还要你这样的姐夫有什么用?”慧敏的大声引得怀里抱着的孩子一阵哭声。

“你小声,我去问不就完了吗?看把孩子吓的,吓出病来怎么办?来,让你爹我抱抱。”志强心疼得从妻子的手中接过孩子。

“不好,这小家伙尿了。艳,艳儿,快给孩子拿得干的尿布来。”

“听见啦!我这就去拿。”慧艳听见志强喊给孩子换尿布,就跑去了院子铁丝拱的衣架去拿。此时,听见有敲门的声音,小艳一惊问:“谁呀?”

“我,我是咱们小镇的李家李幼安,我特意跑来道喜来了,听说慧敏给志强生个大胖儿子,我特意过来看看。”李幼安对着门缝大喊。

慧艳一听是李家老大便去开了门。

“李大哥。”慧艳叫着人。

“哎呦,这不是慧敏的亲妹妹慧艳吗?越长越水灵了,改天我把在省里念书的弟弟介绍给你。”李幼安在哄着慧艳开心。慧艳听完李幼安这样说,羞的转身跑回了屋,心里却美的上下翻滚着。

“姐夫,李家老大来了。”慧艳嗓音清脆,隔着老远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是吗,说曹操曹操就到,在哪呢?我好去迎接。”志强站起了身问小姨子。

“不用迎接,我又不是什么达官贵人,用得着和我这么客气。”李幼安的话还没有说完,已经从院子走进了屋里。

“哎呦,这不是李大哥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真是我们家孩子的福气呀!艳,你先去给李大哥沏杯茶,我来给孩子换尿布。”慧敏打趣的跟李幼安开着玩笑,但来的都是客的观念没有忘记。

“不用麻烦,不用麻烦。我是特意来看我这个胖侄子的,听说白白胖胖,差不多有八斤半重的份量,我开始还不信,现在我不信都不成了。你看这全身肥囊囊的。哎呦,这多不好意思,让慧艳给我倒水喝。谢谢!志强,你家儿子叫什么呀!有名字没?”李幼安看着高志强。

“你不提醒我还真差点忘了,听说李东和王小平家孩子的名都是你给起的,你这当大爷的既然来了,说什么也要给我儿子,你侄起个名吧!谁不知道李家是书香门第之人,起个名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你也别客气,把你肚子里的墨水全掏出来,最好是有内涵一些的名字,听起来顺口,还有意义的那种,开始吧,请。”高志强违心说些好听的话捧着李幼安,第一次品尝到了替儿子求人的滋味。

“我哪是文才?简直就是大老粗,可别这么抬举我啊!老弟,这怎么能担当的起。给我侄起名,理所当然的事。曲曲小事,不足挂齿。”李幼安嘴上满不经心的搭着话,内心却比蜜还甜。

只见李幼安蹲在凳子上,深深喝了一口茶水,稍微让自己想了一会,突然冒出一句“启章”然后观察对面志强和慧敏夫妇的反应。

“启章?高启章。”志强边读边用不解的眼神凝视着盯着他看的李幼安。

李幼安看出了志强和慧敏夫妇一脸迷惑的回应,忙解释说:“嘿嘿,你不懂了吧!有烟没,我好抽一颗帮你解释。”志强拾起烟叶子卷了一纸汗烟,点着了叨在李幼安嘴边纸烟的火。

“这可是好烟,不上头。您说说看,这‘启章’有何用意?也好让我跟孩子他妈见见世面。”志强微笑着说,心里却在骂他假装有才人。

“‘启章’这‘启’字代表才华,‘章’是文章的‘章’,一种创造力,连在一起就是,即有才华,而且还有创造力,加之高家的姓,又才华,又创造力,高高在上。高启章。”李幼安分析的是头头是道,内心却对它有另一翻的解释,即‘启’不来,也无文‘章’。登的高则摔的重。

总而言之,邻家小孩起的名,凡是经过李幼安的手就没有的好,心里偷偷的在一阵坏笑。

高志强和慧敏那里知道李又安的别有用意,嘴里念叨着就定了下来。

至此,小镇的七个新生儿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奇迹般的都是男孩,所以注定了他们将会被小镇的人关注,所有人的关注。

编后语:关于《《一声号角》: 那年、那月、那天》关于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本站内容能让您有所收获,如有疑问可跟帖留言,值班小编第一时间回复。 下一篇内容是有关《《坤华》——大河马Ls》,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资源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推荐

相关应用推荐

玩家点评

条评论
王阳
王阳 重庆市 发表于:2019-01-13 07:38:00
《一声号角》:《一声号角》:喜欢!
じò♈️é♚ོ康₅₂₀
じò♈️é♚ོ康₅₂₀ 广西南宁市 发表于:2019-01-13 07:35:50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小鱼儿
小鱼儿 山东省济南市 发表于:2019-01-13 07:32:05
宝宝好酷的。
蓝色天涯
蓝色天涯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1-13 07:27:37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东土大唐
东土大唐 北京市 发表于:2019-01-13 07:24:43
为作者冲了一杯咖啡。作者赶稿一定困死了,冲杯咖啡吧,我的一片心意。

热门下载

  • 手机网游
  • 手机软件

热点资讯

  •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