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23.*.* 来自四川省绵阳市的网友 发表于:2018-10-18
纳兰性德(1655~1685)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r\n 其父明珠为清康熙时大学士。容若自小熟读诗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同时还是一名弓马娴熟、善骑射的少年武士,真可称得上是文武全才。17岁入国子监读书,18岁中举人,深得座主徐乾学的喜爱。\r\n 纳兰性德一生刻苦自励,潜心向学,成绩斐然。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通绘画,精鉴赏文武兼资。作为既有文才又有武功的少年贵胄,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r\n 康熙非常赏识他的才干,曾委派他到黑龙江呼伦,查勘沙俄侵扰情况,并安抚达斡尔边民。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随督统郎坦等一百八十人以狩猎为名,沿黑龙江行围,达雅克萨,探敌虚实、进行侦察,为清朝而后战胜沙俄,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奠定了基础。这是纳兰性德彻底行其武将本色一次重要的行动,显示了他诗魂剑胆的超凡魅力。\r\n 为人举止闲雅,温润如玉,“性周防”,不喜结交权贵。但他非常重视友情,为人有正义,所谓“黄金如土,惟义是赴,见才必怜,见贤必慕”他极力营救吴兆骞一事,三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貂珥朱轮,生长华朊”的贵公子,他所创作的词却“哀怨骚屑,类憔悴失职者之所为。” \r\n 纳兰性德性澹泊。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的地位为难以解脱的束缚,不到30岁竟\"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产生了\"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的出世之想,“仆亦本狂士,富贵轻鸿毛”君主政治的统治下,官僚们都是结党营私互相排斥的,容若在一首送给顾梁汾的词里道:“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纳兰容若认为对那些谣诼,可以冷笑置之!不必与小人争一日之长短。这几句词表现了他的旷达,也表现了他的清傲。\r\n 纳兰性德生长富贵之家,为承平少年,乌衣公子,丧妻使他尝到人生的苦涩。悼亡词有四十首之多,皆血泪交溢,语痴入骨。此生已矣,来世为期?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而联系这一切的,是痛觉“人间无味”的“知己”夫妇的真挚情怀。卢氏卒后,他实际上是“续弦”了的,但“他生知己”之愿,“人间无味”之感,几乎紧攫他最后十年左右的心脉。\r\n 王国维论及纳兰性德时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r\n \r\n特此附: 《沁园春》\r\n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灵飙一转,未许端详。\r\n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