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33.*.* 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网友 发表于:2019-01-13
我是去年9月18号开始追淡月这篇文的。初初看时,就觉得作者的文笔不俗、别具一格。\r\n令我有点吃惊的是淡月的年纪--—个21岁的女孩子,能有如此的功力。虽然不了解她的经历,但显然,她的心智,已超越了她的实际年龄。\r\n也证明了,她是一个很有写作技巧的的作者。不夸张地说,淡月算是红袖里为数不多、出类拔萃的作者之一。是值得静下心来,在她的字里行间、人物塑造、情节架构中,细细体会她的用心和技巧的作者。\r\n有些亲认为,淡月这篇文,前面开头写的很美,很精彩,现在的情节有点纠结甚至拖拉。\r\n我个人认为,以前的章节虽精彩但显得单薄了点。从“安得相诀绝”开始,情节的铺展、心理的描述、伏笔的起承转合才进一步丰满起来。再者说,磨难重重的恋情,哪一桩不是千回百转、反复纠结的?不然,最后的最后,哪里会有“情比金坚”的执着让人体悟呢?\r\n\r\n看小说?什么叫看小说呢?给个定义行不行?\r\n文学大家--伍尔芙婶婶的读书名言:“阅读小说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门困难而复杂的艺术,你不仅要有能力去体会作家非凡的技巧,更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进入作家为你所创造的境界,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r\n我觉得看小说就是和小说作者的一次交流,一次对话。\r\n既然是交流,就有交流深浅之分;既然是对话,就有听得明白、听不明白的区别。\r\n一部好的小说是分层次的。拿红袖里的小说来说吧:\r\n第一层是给点击榜、订阅榜的保证,是给爱看热闹的人看的;\r\n第二层是给想有所回味的人看的,所以小说里面有些前后呼应、情节地方,可能要多看几遍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深意来;\r\n第三层是给爱思考的粉丝看的,越发掘,就发现小说里面内涵越丰富---这也是小说作者的用心所在;\r\n第四层可能是作者自己也不太明白的,或者故意暧昧的留下模糊的部分,想和读者交流交流,给读者想像的空间。所谓绕梁三日,余韵未消;\r\n第五层,就是有好事者,闲着没事或者实在喜欢,经历了以上四个境界,想表达表达,写个帖子罗嗦罗嗦。\r\n\r\n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个人以为,这话用在看小说一样可行。\r\n至于只想看个热闹,不想透过神马现象看本质这些个浮云,或者说想看到多少浮云本质,那也是“鱼游水中,冷暖自知”不是?\r\n她的故事,你的心事。\r\n反反复复、纠纠结结,是小说的无常,更是人生的无常。如果在有价值的小说里已经充分获得了这样的认知,你的人生,会不会因此而未雨绸缪一些?\r\n\r\n最后罗嗦一句,在春节期间还每天三更这么有鸭梨吃的事儿,是淡月对自己作品的执着,也是对读者的承诺。让我们一起,给她支持,期待故事结局的美好。\r\n当然,“结局很美好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过程很曲折”( 红袖名媛--如果的明天,原话复制。O(∩_∩)O哈哈~)\r\n\r\nPS: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顺祝各位新年好!\r\n【f02】【f13】